38家工会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撑起“清凉伞”
夏日炎炎,户外工作者们最需要的是能随时歇脚、及时补给的清凉处。前日,记者走访了城区几处工会驿站,了解其使用情况。
上午9点,龙信广场东侧的工会驿站内,环卫工人张学英正捧着水杯喝水。她告诉记者,以前只能在树荫下短暂歇脚,自从有了工会驿站,累了、渴了,随时能进来休整。“我是长江路附近的环卫工人,一般会来这个驿站休息,比较近。手机、车子都可以在这里应急充个电。” 张学英说道。
在海门大有境的工会驿站,外卖小哥王海涛正坐着吃西瓜,他告诉记者,跑单间隙来这里坐会儿,吃点西瓜解暑,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。王海涛是跑早班的,他说:“早上5点就开始送单,觉得太热了就会来驿站休息一会儿。这里有空调、水和一些常用药品。”
记者从区总工会了解到,全区这样的工会驿站共38家,不仅涵盖海门大有境、师山广场、龙信广场、海门商业步行街、文峰大世界等核心商圈,每个区镇都设有1家,包场地区还设有专门的商圈驿站。区总工会统一为各驿站配备了冰箱、微波炉等基础设备,提升服务硬件水平,多数驿站的医药用品、矿泉水等物资均做到随时补充。其中,海门大有境站点委托物业人员定期补充物资,确保物资不断档;总站和丝绸路驿站则由区总工会直接管理,遵循“即缺即补”,保障户外工作者随时能获得补给;针对使用频率较高,环卫工人、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集中的驿站,物资补充由对应站点的站长负责。为支持驿站运营,每个站点每年可获得2000元的资金补贴。
不少户外工作者表示,驿站的存在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,在炎热的天气里能喝到清凉的矿泉水,累了能有个地方休息,非常贴心。